你的位置:怎么删王者娱乐平台 > 新闻动态 >


《金瓶梅》里畸形性变态的两个太监

发布日期:2025-04-15 16:20    点击次数:174


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里,西门庆的朋友圈当中有两个特殊的人物,说他们特殊,是因为他们的身份是太监。

而且这两个人有些像小说里妓院的那两个粉头董娇儿和韩玉钏儿那样,也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经常出双入对地联袂出现在西门庆家里。

熟悉《金瓶梅》的读者想必已经猜到了,这两个太监一个是刘太监,另一位是薛太监。

根据文中的交代暗示,刘太监似乎年龄要稍长几岁,因为西门庆当着薛太监的面,提到刘太监的时候,用的是“刘老太监”这样的表述。

刘太监,在《金瓶梅》里也常常称其为刘內相,内相当然就是对太监恭维的说法了。他和薛太监都是在小说第31回“琴童藏壶觑玉箫,西门庆开宴吃喜酒”中第一次出场。

展开剩余85%

刘太监住在南门外的庄子上,身份是管砖厂的公公。西门庆因为生子喜加官,双喜临门,这一日在家中请官客(指男客)饮酒。

客人除了这之前经常在西门庆家里出入的周守备、荆都监、夏提刑、吴大舅、吴二舅,以及他的狐朋狗友应伯爵、谢希大之外,首次登场亮相的就是这两位太监。

西门庆把盏让刘、薛二太监上坐,二人再三谦让,直到周守备说了句:“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宦,居冠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坐,何消泛讲。”二人这才恭敬不如从命,刘太监居左,薛太监居右。

刘、薛两位太监彼此之间,虽然表面上一团和气,你谦我让,但私底下也免不了有些明争暗斗。

在《金瓶梅》的第32回“李桂姐拜娘认女,应伯爵打诨趋时”,西门庆生子加官之后,连日来在家摆酒,这一日西门庆又在家里请本县四宅官员。

薛太监来得早,西门庆请至卷棚内待茶。薛内相问:“刘家没送礼来?”西门庆道:“刘老太监送过礼了。”

见刘太监又占了先机,作者兰陵笑笑生写道过了良久之后,薛太监提出要请出官哥儿出来看一看:“我与他添寿。”

薛太监让手下人拿过两盒礼物:烂红官缎一匹,福寿康宁镀金银钱四个,堆金沥粉彩画寿星博郎鼓儿一个,银八宝贰两。

并故作谦虚地说道:“穷内相没什么,这些微礼儿与哥儿耍子。”至于刘太监送了什么礼物,可惜作者并未提及,估计也不会差到哪去吧。

封建官场上的事情无非是迎来送往,彼此互惠互利。虽然我们不知道刘太监送了什么礼物给官哥,但是西门庆很快就将他这个人情给了了。

在小说的第34回“书童儿因宠揽事,平安儿含恨戳舌”,作者兰陵笑笑生借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是他最擅长的一种叙事手法,将他帮刘太监摆平他兄弟的一桩官司的事做了交代。

原来,刘太监有一个兄弟刘百户,因在河下管芦苇场,赚了几两银子,新买了一所庄子在五里店,拿皇木盖房,近日被提刑所衙门里的人给抓了。依着夏提刑的意思,饶受他一百两银子,还要动本参送,申行省院。

刘太监慌了,亲自拿着一百两银子找到西门庆,再三央及,只要事了。西门庆情却不过,帮他把这事给平了,让刘百户赶紧将房屋连夜拆了。到衙门里,只打了他家人刘三二十,就发落开了。

事情解决之后,刘太监宰了一口猪,送了西门庆一坛自造荷花酒,两包重四十斤糟鲥鱼,外加两匹妆花织金缎子,亲自登门拜谢。

书中在写到这两位太监的时候,有一个令人喷饭的桥段令人过目难忘。那就是在第31回的最后,因为生子加官西门庆再次在家中开宴,席间照例请来了优伶戏子来席前唱戏助兴。

席上周守备、夏提刑等人都尊刘、薛两位太监,让他们两位点戏,两位推辞不过,刘太监便道:“唱个‘叹浮生有如一梦里’。”周守备道:“老太监,此是归隐叹世之辞,今日西门庆大人喜事,又是华诞,唱不的。”

刘太监又道:“你会唱‘虽不是八位中紫绶臣,管领的六宫中金钗女’?”周守备道:“此是《陈琳抱妆盒》杂记,今日庆贺,唱不得。”

薛太监见刘太监出丑,便道让他们唱个《普天乐》“想人生最苦是离别?”此时,一旁的夏提刑再也绷不住了,大笑道:“老太监,此是离别之词,越发使不的。”

薛太监只得自我解嘲道:“俺每(即俺们)内官的营生,只晓得答应万岁爷,不晓得词曲中滋味,凭他每唱罢。”

夏提刑见这两位太监确实上不了台面,便点了一套《三十腔》。说道,今日是西门老爹加官进禄,又是好日子,又是弄璋之喜,宜该唱这套。不明就里的薛内相又冒失地问了一句:“怎的是弄璋之喜?”

作者兰陵笑笑生同时写刘、薛两位太监,毫无疑问乃是有意要将其进行对比描写,只是全书读完,这两个人的个性差异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分别。只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刘太监似乎更加老成持重,而薛太监则略显年轻轻浮。

在书中,李桂姐站在妓女的角度对刘、薛两位太监的一番点评,让我们看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刘公公还好,那薛公公快顽,把人掐拧得魂也没了。”

仅此一语,便把这位因为自身身体某个关键部位的后天残缺,所引发的畸形变态的性心理,露出了冰山一角。

听了李桂姐的话,吴月娘轻飘飘地来了句:“左右是个内官家,又没什么,随他摆弄一回子就是了。”李桂姐说,话虽然是这么说,“乞他奈何的人慌。”

看罢,却总让人有不寒而栗之感。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发布于:江西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热点资讯

    相关资讯